
【寻迹黄姚】千年古镇建筑的独特魅力
寻迹黄姚】千年古镇建筑的独特魅力
黄姚古镇是一座历史悠久、人文璀璨的千古名镇,更是漓江流域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。说到黄姚古镇,大家比较好奇的是,这里为什么叫做黄姚?
相传在北宋年间,名将狄青、杨文广南下广西平定叛乱,来到此地后发现这里太原始了,根本没有地名,不便于军事指令的下达。通过询问,他们得知这里最大的两个姓氏是“黄”和“姚”,于是就将这里称为黄姚了。
曾经辉煌的历史,为这里留下了300多处优秀明清古建筑,时光在这里雕刻下痕迹,让每个人都能聆听到历史的回音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,更让黄姚成为一座始终生活着的古镇。
1
司马第
司马第,是黄姚古镇官宦民宅的代表之作。主人莫霭然官居清代直隶分州同知,人称“莫司马”,故这间莫家大屋被称为“司马第”。它是一座三开三进式的建筑,地基高出地面近一米,是名副其实的“高门大户”,后座正厅又高于前座将近70厘米,包含着官宦人家“步步高升”的寓意。
郭家大院
2
郭家大院是黄姚郭氏“第七代”郭敬璋于道光年间所建,至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了,到今天为止,依然还有郭氏的后人在此生活。这是黄姚古镇典型的平地庭院式建筑,占地500多平方米,由前厅、庭院、正厅和厢房组成。
院内布局精巧,内涵丰富,更设有灵巧的防盗机关,至今仍是古镇内最豪派的私宅大院之一。宅内保存有道光年间朝廷赐匾“稀龄举案”,以表彰其和谐的家风。
郭氏宗祠
郭氏宗祠,始建于清朝乾隆四年(1739年),为三间两进式建筑,由前厅、大厅、厢房等建筑组成,采用镬耳歇山顶建筑风格,山墙圆弧起翘,形似官帽,为岭南地区最具特色的古建筑造型,有保佑后人读书仕进、功成名就的寓意。大厅绘有大型彩画《龙入东海图》及“唯有读书高”的郭家祖训。
3
石鼓
石鼓位于古氏老宅门前,因清朝乾隆年间古家子弟古知翰考中武举而立,为金德街上唯一的一对石鼓,是有功名人家的身份象征。此外,清朝同治年间,这个家庭还出了位贡生古一博,可谓文武兼备,兰桂之家。
复制搜一搜分享收藏划线
【寻迹黄姚】千年古镇建筑的独特魅力
寻迹黄姚】千年古镇建筑的独特魅力
黄姚古镇是一座历史悠久、人文璀璨的千古名镇,更是漓江流域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。说到黄姚古镇,大家比较好奇的是,这里为什么叫做黄姚?
相传在北宋年间,名将狄青、杨文广南下广西平定叛乱,来到此地后发现这里太原始了,根本没有地名,不便于军事指令的下达。通过询问,他们得知这里最大的两个姓氏是“黄”和“姚”,于是就将这里称为黄姚了。
曾经辉煌的历史,为这里留下了300多处优秀明清古建筑,时光在这里雕刻下痕迹,让每个人都能聆听到历史的回音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,更让黄姚成为一座始终生活着的古镇。
1
司马第
司马第,是黄姚古镇官宦民宅的代表之作。主人莫霭然官居清代直隶分州同知,人称“莫司马”,故这间莫家大屋被称为“司马第”。它是一座三开三进式的建筑,地基高出地面近一米,是名副其实的“高门大户”,后座正厅又高于前座将近70厘米,包含着官宦人家“步步高升”的寓意。
郭家大院
2
郭家大院是黄姚郭氏“第七代”郭敬璋于道光年间所建,至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了,到今天为止,依然还有郭氏的后人在此生活。这是黄姚古镇典型的平地庭院式建筑,占地500多平方米,由前厅、庭院、正厅和厢房组成。
院内布局精巧,内涵丰富,更设有灵巧的防盗机关,至今仍是古镇内最豪派的私宅大院之一。宅内保存有道光年间朝廷赐匾“稀龄举案”,以表彰其和谐的家风。
郭氏宗祠
郭氏宗祠,始建于清朝乾隆四年(1739年),为三间两进式建筑,由前厅、大厅、厢房等建筑组成,采用镬耳歇山顶建筑风格,山墙圆弧起翘,形似官帽,为岭南地区最具特色的古建筑造型,有保佑后人读书仕进、功成名就的寓意。大厅绘有大型彩画《龙入东海图》及“唯有读书高”的郭家祖训。
3
石鼓
石鼓位于古氏老宅门前,因清朝乾隆年间古家子弟古知翰考中武举而立,为金德街上唯一的一对石鼓,是有功名人家的身份象征。此外,清朝同治年间,这个家庭还出了位贡生古一博,可谓文武兼备,兰桂之家。